12 月,"樱桃价格下跌 "和 "实现樱桃自由 "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屡屡成为热门话题。来自不同渠道的报道显示,华南和华东地区的樱桃价格大幅下跌。

原因何在?大量樱桃涌入国内市场。
智利创纪录的樱桃收成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股 "樱桃自由 "的浪潮也与广州南沙区的努力密不可分。
本月早些时候 克利福德-马士基本季首艘智利樱桃直航船停靠南沙二期码头。多年来,南沙港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樱桃进口枢纽之一。
但是,南沙究竟是如何运输和储存如此大量的樱桃,又是如何帮助降低樱桃价格的呢?
1.打造高效樱桃供应链
12 月 27 日上午,通往南沙港的道路上热闹非凡。来往于港口的货车纵横交错,将进口货物从港口卸下后运往附近城市。

当天上午,一艘来自智利的冷藏货轮在南沙码头卸下了一批樱桃。经过海关检查后,这批樱桃被直接装上等候的卡车,运往各地市场。
南沙多年来一直在完善智利车厘子物流。自2019年起,广州港着力开发南美专业航线,打造 "水果快线 "专线。
五年来,南沙港已建成46条樱桃专用航线,运输能力大幅提升。2019 年至 2023 年,港口樱桃吞吐量累计达 30 万吨。
据广州南沙国际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总监崔艳伟介绍,今年,南沙港预计将处理中国进口的约三分之一的智利车厘子。
速度是南沙成为樱桃进口首选港口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我们的分销系统现在已经非常完善。从南沙港卸货到江南市场,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一切进展迅速,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除了在广州本地配送外,樱桃还可通过高速公路在 24 小时内运往其他城市。对于不需要立即配送的樱桃,则储存在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的冷库中。
目前,南沙拥有三座大型冷库,未来计划扩建至六座。建成后,总库容量将达到 46 万吨,使南沙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冷链物流枢纽。
除了樱桃和其他水果(如榴莲),这些 "超级冰箱 "还能储存冷冻肉类和海鲜,进一步丰富了港口的冷链能力。


2.利用冷链和铁路基础设施
南沙的冷藏设施不仅用于仓储。
"广州南沙国际冷链有限公司正围绕这些冷库打造'一个平台、三个中心'的模式,提供保税运输、代理服务、质押监管等服务。"崔总解释道。
南沙港南站位于冷藏设施附近,将港口与中国国家铁路网连接起来。这样,运往远方的产品就可以直接通过铁路从港口运出。
目前,广州港近一半的海铁联运货物通过南沙港南站完成。近两年来,广州港的海铁联运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12 月 20 日,南沙港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 2000 万 TEU(20 英尺标准箱),成为继上海洋山港之后中国第二个达到这一数字的单一港区。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 1000 万标准箱,占总吞吐量的 50%。
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区商务局局长谢晓辉认为,南沙强大的交通能力已成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22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了 广州市南沙区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南沙被确定为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港澳、联通世界 "的战略平台。
谢国忠介绍说,南沙港未来的目标之一是加强粤港澳三地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香港的航运业正在向高端服务转型,如航运金融和法律支持。在未来的合作中,南沙可以依靠香港提供这些服务,同时专注于本地的物流运营甚至造船业。
"他补充说:"只有共同努力,大湾区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确保资源整合而不是相互竞争。
南沙如何帮助降低樱桃价格
南沙快速高效地处理大量樱桃的能力在降低樱桃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情况如下:
直接运输路线:
46 条 "樱桃快运 "专线的开通大大增加了中国的樱桃供应量。从智利直达南沙的航线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确保樱桃以更新鲜、更实惠的价格运抵中国。
简化物流:
南沙的 "船到卡车 "模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延误。樱桃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完成卸载、检验并运往市场,有些樱桃在两小时内就能到达消费者的餐桌。这种效率降低了变质率和物流成本,有助于降低价格。
冷链基础设施:
港口先进的冷藏设施确保樱桃在进口旺季也能保持新鲜。南沙港计划将储藏能力扩大到 46 万吨,为今后处理更大量的樱桃做好了充分准备。
海铁一体化:
通过将港口与全国铁路网连接起来,南沙可以更高效地将樱桃配送到远方的市场。这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确保了全国范围内的稳定供应。
规模经济:
作为中国最大的樱桃进口中心,南沙受益于规模经济,能够为进口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综合这些因素,南沙不仅支持了樱桃大量涌入中国,还帮助消费者买得起樱桃。
通往世界的门户
自 2019 年开通首条 "樱桃快线 "航线以来,南沙已成为高效港口运营和国际贸易的典范。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位置,加上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进口的重要门户。
樱桃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它还象征着南沙在全球贸易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中国对开放的承诺。通过创新与合作,南沙不仅连接了中国与世界,也拉近了世界与中国的距离。